工程科学的对象、内容和意义——工程哲学视野的分析和思考Object, Contents and Significance of Engineering Sciences: Analysis and Thinking from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Engineering
李伯聪;
摘要(Abstract):
工程科学不同于基础自然科学:从"研究对象"看,前者以人工物为研究对象,后者以天然自然界和所有自然物为研究对象;从"研究目的"和"发展动力"看,前者是"价值导向"和以满足社会需求与人类福祉为目的,后者是"真理导向"和"以追求真理为目的";从心理特征看,前者的核心是社会责任心,后者的核心是探索自然界奥妙的"好奇心";从内部分类原则看,二者也有根本性不同;此外,工程活动中常常出现"错误",其机制和规律性问题也成为了工程科学需要研究的"特殊问题",而"自然界和自然现象本身"是没有"错误"的。简要分析了"基础自然科学"和"工程科学"的双向转化问题,对"工程科学"曲折发展的"命运"进行了若干理论反思和政策反思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工程科学;工程哲学;钱学森;巴斯德象限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
作者(Author): 李伯聪;
Email:
DOI: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[1]钱学森之问.百度百科条目.[2019-10-10].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钱学森之问/3287915?fr=aladdin.
- [2]王续琨.科学学科学引论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 2017:287-288.
- [3] Bucciarelli L L. Engineering Philosophy[M]. Delft:Delft University Press, 2003:1.
- [4]吕成东.他日归来:钱学森的求知岁月[M].杭州: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, 2019:277.
- [5]郑哲敏.从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谈起[N].学习时报,2017-12-27.
- [6]钱学森.论技术科学[J].科学通报, 1957(3):97-104.
- [7]司托克斯.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:巴斯德象限[M].周春燕,谷春立译.北京:科学出版社, 1999.
- [8]布什.科学——没有止境的前沿[M].范岱年译.北京:科学出版社, 2004.
- [9]王鸿飞.黑暗中的烛光——1000年来的科学发展及20世纪社会中的科学[N].中国图书商报·书评周刊,2000-1-25.[2019-10-10]. 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home.php?mod=space&uid=460156&do=blog&id=827397.
- [10]刘鹤.推动全球机器人领域开放合作发展,更好造福人类社会[EB/OL].网易科技, 2018-08-16.[2019-10-10].http://tech.163.com/18/0816/10/DPAUNN73000998SL.html.
- [11]葛能全,陈丹.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历程[J].科学文化评论, 2016(1).
- [12]田长霖.田长霖教授在西工大做报告[J].西北工业大学学报, 1984(2).
- [13]栾恩杰.论工程在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驱动作用[J].工程研究-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, 2014(4).
- [14]马克思.资本论[M].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.北京:人民出版社, 1972:26.